本文由可发帖挖矿、并能得到 BTC、ETH、EOS 等多种数字货币打赏的新型数字货币社区——兔基支持(https://pub.bitrabbit.com)
美剧《使女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空气污染,生育率大幅下降,国家把还能生孩子的妇女全都集中到一起,为上层阶级传宗接代,并且剥夺了她们很多权利。
比如,新法律规定女性不能再拥有财产,于是冻结了所有女性的账户。
女主表示反抗:我那个账户里还有四千美元呢,他们不能就这么轻易夺走了吧?
然而…国家一声令下,你钱多钱少,归零只是按几个按钮的事儿啊!
01
《使女》是个发生在未来的故事。但这种,财产可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的现象,却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少见。
大家听说过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货膨胀吗?
2000年土改之前,津巴布韦是全球知名的居住地。首都市中心在上个世纪 70-80年代就修了非常多高楼大厦,绝对超出同期北京上海的水平。
据说,上世纪80年代,我国外交官们外派,最想去的就是欧美,如果挤不上,次选便是津巴布韦的哈拉雷。
然而,2000年津巴布韦土改衰败,白人农场主占据大量土地,财富差距迅速扩大,激发了种族矛盾,农业也大大受损;再加上政党斗争,西方的经济制裁,它们的经济越来越危险。
甚至,为了迎合国内政治需要,津元被大量加印。1980年代,可以兑到 1.5美元的 1津元…现在要用 37000000000000000才能换到1美元。
要想上街买个面包,得用一竹篮的津元…
赤裸裸在洗劫人民啊。辛辛苦苦赚了点工资,这个月不花掉,下个月就毛都买不起了。
02
回到最初的起点,世界上本来是没有钱的。
如果要买一头牛,可能要牵两头羊去换。但是,如果我只有一头羊怎么办呢?人家没法儿找钱,也不能把牛劈成两半啊,我还想牵牛回家耕地呢!
总之,“以物易物”太不方便了,交易很难顺畅地进行下去。
怎么办?
我们中国人,用贝壳;法国人用兽皮;蒙古人用砖茶;印度人用杏仁…总之就是用当地不太容易得到,不会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的东西~
直到现在,在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的雅浦岛,在涉及一些比较大额的交易,比如购买房屋或者土地时,居民们还是会用石头来交易。
这些石头被保存在小镇里一个叫做“石币银行”的街道上,那里的地上摆满了巨大的石币。这些石币不会被轻易移动,就算是使用石币来购买东西,也不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他们只需要在石币上刻上现拥有者的名字就可以了。
此外,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,所以狗牙成了货币,一颗狗牙大约可买100个椰子,而娶一位新娘,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做礼金。
03
我们中国人民的货币,经历了铜钱、银子、纸币、银行卡、存折、微信、支付宝…..花样越来越多。
但通过刚才的这些例子,大家应该可以看到,货币的本质不在于它到底是金子还是精子,重要的是使用它的人愿意相信它有交换价值,并且这种货币可以帮助使用者方便地进行交易。
人民币,说到底,不就是张纸吗?拿着一百万人民币的纸币去雅浦岛生活两个月,语言不通又没有银行,估计拿着,也活得跟要饭的也差不多。
比特币总量恒定为2100万个,没有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,而且比特币是一个网络,价值来自于世界对它的需求,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用户数量。相信和使用它的人越多,比特币的价值就越大。
2009年,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,到了现在,已经有两千万用户了。规模早就超过了很多欧洲小国。
而全球有70亿人,按这个趋势下去,我个人觉得未来比特币的用户数增长会是指数级的,而且不可逆。
你可能要说了,比特币现在一块要5万左右。钱不够怎么办?而且这面值也不实用啊!?
同志们,比特币的最小单位是“聪”,1 BTC = 1亿聪,你可以买0.01,0.001,0.0001个比特币…每次用也是,可以掰开了揉碎了用,大家不要被吓住啦!
从去年开始,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一直是我资产配置篮子里重要的一部分。
我也渐渐成为了一个比特币和区块链信仰者哈哈哈,之后陆续跟大家分享。
ps. 最近价格很低(在45000人民/块左右),估计不是底,但也不会吃大亏了。有条件的不妨小玩一把吧。
兔所声明
该分析由 BitRabbit 比特兔交易所风控部撰写,文中内容仅代表分析师个人立场及观点,该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应自行决策与交易,对投资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间接损失我们将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Facebook @ BitRabbitTeam
Twitter @ Bitrabbit_Team